
台海网6月29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捷 吴舒远 通讯员 思法/文 杨希/漫画)老人好意将房子分给长子,不料孙子悄悄卖房,老人为此陷入无家可归的境地。近日,思明法院发布了这样一起案件。幸好,法院善意执行,最终圆满解决了权益冲突问题,既维护了判决权威,又保障了老人居住权益。
更难得的是,案件结了之后,执行法官“事了”并不“拂衣去”。为确保两位老人余生安居无忧,减轻生活负担,法官还主动查阅厦门市有关保障房规定,并帮助、指导老人依法向有关部门提出租赁申请。目前,住房保障部门已受理老吴夫妇的申请。
1
好意将房子分给长子 却被孙子卖了还赌债
八旬老人老吴曾于1959年应征入伍当兵,后转业留厦当工人。1999年,老吴临退休之际,用所有积蓄买下一套单位住改房,打算与爱人安度晚年,同时能让来厦打工的次子和女儿有地方暂时落脚。
但好景不长,一直在老家生活的长子也想让子孙从农村落户到厦门,便打起这套房子的主意,一时间家里亲属关系十分紧张。
老吴夫妇经不起折腾,经过反复协商,最终说服次子、女儿同意将房子分给长子,但长子必须负责照料两位老人的日常生活,并确保其居住至百年寿终。随后,长子将房子过户给其独子小吴。小吴立即携妻小搬来与爷爷老吴夫妇同住。
老吴夫妇以为,从此可以享受天伦之乐。谁知,小吴来厦之后不务正业,沉迷赌博。为偿还巨额赌债,2019年底,小吴居然背着爷爷奶奶偷偷将房子出售给李先生。
为避免老吴夫妇察觉,小吴还“煞费苦心”签下返租协议,让蒙在鼓里的老两口继续居住。
2
老人坚决不同意搬离 法院执行陷入两难
然而,2020年5月起,小吴开始拖欠房租,也不把房子退还给李先生,更把父亲取得房子时承诺的养老义务抛到九霄云外。
李先生索要房子未果,遂起诉小吴。法院最终判决小吴向李先生腾退返还房产并支付占用费等。2021年6月,李先生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时老吴才知道大半辈子省吃俭用买下的房子就这样被不肖子孙卖了,忍不住老泪纵横。
然而,“始作俑者”小吴为逃避责任,扔下老两口,不管不顾。面对法院的执行通知,老吴夫妇情绪激动,坚决不同意搬离,誓要守住生活二十多年的养老居所。
为收回房产,李先生多次对房产断水断电,想逼老吴夫妇知难而退,还动员自家长辈频频施压。一时间双方关系剑拔弩张。
一边是当事人期盼已久的胜诉权益,理应得到法律的保护;另一边是八旬老兵的合理居住权益,案涉房产之外确实无处安身。怎么办?执行法官一时也陷入了两难。
3
法官依法善意执行 圆满解决权益冲突
最终,执行法官秉着善意、文明执行的理念,并未贸然采取强制腾房措施,而是双管齐下,因人施策。一方面,约谈申请人及其家人,让其了解强制执行风险和隐患,同时激发其同理心,引导他们充分理解老吴夫妇的处境,争取更多合理时间;另一方面,多次上门走访老吴夫妇,用心沟通,释法答疑,打消不信任和对抗情绪,深入了解老人的心结和顾虑。
作为老党员和老兵,老吴也知道生效判决需要履行,但如今小吴不知去向,长子也不出面解决,根据分家协议,次子、女儿已无须承担赡养义务,要是房子一退,老两口在厦门就彻底老无所依了。
解铃还须系铃人。法官通过各种途径,直接或者间接向老吴子女和小吴喊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更把拒执罪、遗弃罪等法律后果说透。最终,促成几方坐下来商量解决。然而,老吴长子是农民,次子、女儿是打工族,“罪魁祸首”的小吴更是债务缠身,都无法独自接纳老吴夫妇,事情再次陷入僵局。
法官并没有放弃,继续邀请社区工作人员共同做老吴一家人的思想工作。经过反复沟通和协商,长子及小吴承诺长租一套房子供老吴夫妇居住。次子、女儿也摒弃前嫌,愿意共同承担赡养责任并劝导老吴夫妇腾房。
至此,老人终于转变态度,搬离案涉房产,住进租赁房产。李先生收房后,也与小吴达成执行和解,同意其分期偿还占用费。